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黄金奶源带,
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
洒向1200亩有机牧场。
这里的荷斯坦奶牛正悠然踱步,
它们的颈环闪烁着智能芯片的微光
——这是蒙原星牧打造的"数字牧场",
也是品牌百年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缩影。
创始人李华在呼和浩特开设第一家奶站时,或许未曾想到这家小店会成长为全球乳业的领跑者。蒙原星始终坚守三大原则:
在锡林郭勒、呼伦贝尔等黄金奶源带建立27座自营牧场,采用"牧草种植 - 奶牛养殖 - 鲜奶加工"全产业链模式,确保每头牛日均采食15公斤优质苜蓿,产出乳蛋白含量3.3%以上的优质原奶。
从1990年引进第一条巴氏杀菌生产线,到2023年建成全球首个乳制品"灯塔工厂",蒙原星牧累计投入127亿元用于生产技术升级,实现从牧场到工厂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。
建立"1+365"品控体系——每批原奶经过114项指标检测,生产环节设置365个质量监控点,产品合格率连续20年保持100%。
在蒙原星牧的研发中心,300多名科研人员正致力于破解乳业的"卡脖子"难题。
耗时18年从西藏酸牦牛奶中分离出副干酪乳杆菌PC-01,耐胃酸存活率达98.7%,成功打破国外菌株垄断。这项技术应用于"优益 C"系列产品,年销量突破10亿瓶。
自主研发母乳低聚糖(HMO)合成技术,使婴幼儿奶粉的营养成分与母乳相似度提升至96%,相关专利获美国FDA认证。
独创的"1 纳米微膜过滤技术",在保留牛奶天然营养的同时,将菌落总数控制在欧盟标准的1/5,使鲜奶保质期延长至15天。
这些创新成果,让蒙原星牧的产品矩阵覆盖高端鲜奶、功能酸奶、营养奶粉等12大品类,其中"特仑苏"系列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,成为全球乳业单品冠军。
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,蒙原星牧打造的"光伏牧场"正将荒漠变为绿洲。这里的光伏板下种植耐旱牧草,年发电量可供5万户家庭使用,同时通过"草光互补"模式,十年间固沙造林10万亩。
2025年投产的宁夏智慧工厂,实现100%绿电供应,碳排放强度较行业均值降低67%;
牧场粪污经厌氧发酵转化为有机肥,年处理量达80万吨,相当于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;
在牧场周边建立15个生态保护区,培育珍稀植物23种,守护300多种草原生物的栖息地。
微信号:135editor
新浪微博:@135编辑器
文字 | 135AI写作,使用请自行替换
图片来源 | 135摄影图(ID:79120;79139)
头图 | 135摄影图(ID:75404)/135元素
头图贴纸 | 135摄影图改制
(ID:80391;80308)
排版 | 135编辑器